CAI 700 系列气体分析仪维修与保养指南
一、日常维护
1. 外观清洁
每日:用干燥或微湿软布擦拭机身,避免水或溶剂接触显示屏和接口
每月:清洁通风口,使用压缩空气 (≤0.3MPa) 清除散热孔灰尘,防止过热
2. 采样系统维护
每周:
用软毛刷清理采样探头外部积灰
检测气路密封性:用皂液或检漏仪检查管路接口,重点关注快插接头和电磁阀连接处,发现气泡立即更换密封件
用惰性气体 (如氮气) 吹扫气路,流速控制在设备规定范围,防止杂质积聚
二、定期保养计划
维护项目周期操作要点
滤芯更换粉尘环境:1-3 个月
洁净环境:6-12 个月使用原厂配件,更换后检漏
探头清洁每周软毛刷清理外部;接触高湿 / 腐蚀性气体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并烘干
气路清洗每年用丙酮或甲醇循环清洗整个气路,去除油污和残留有机物
多点采样器维护每季度检查采样阀动作、密封和管线连接,清洁内部积灰
三、校准维护
1. 校准周期
零点校准:每周(便携式) 或每月(在线式)
跨度校准:每季度,使用两个浓度点标准气 (如 0ppm 和 50ppm)
全面校准:每半年或每年(视应用场景),包括零点、跨度和多点验证
2. 校准步骤
开机预热 **≥30 分钟 **(根据型号)
通入高纯氮气 (零气),流量调至 200-500mL/min
进入校准菜单,选择 "零点校准",待数值稳定后确认
通入标准气 (跨度气),流量同前,选择 "跨度校准",稳定后确认
记录校准前后漂移值,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(RSD),应 < 2%,否则需重新校准或检查气路 / 传感器
四、关键部件维护
1. 过滤器维护
更换注意事项:
使用两个扳手操作:一个固定滤壳,一个拧开 / 拧紧,防止损坏
确保滤壳冷却至室温后再拆卸,避免烫伤
更换后检漏,确保密封良好
2. 传感器维护
CLD 传感器(NO/NO₂/NOₓ):
避免高浓度SO₂、H₂S等干扰气体长期接触
定期检查光电倍增管工作状态,必要时更换
响应时间明显变慢或漂移超,考虑传感器老化,应返厂校准或更换
NDIR 传感器(CO/CO₂/CH₄等):
保持气室清洁,防止污染导致光路衰减
定期检查光源和检测器工作状态
每年清洁一次光学镜片 (使用无水乙醇和无尘布)
HFID 传感器(碳氢化合物):
确保氢气纯度 (≥99.999%),防止杂质污染火焰
定期检查火焰稳定性,必要时清洁燃烧头
保持系统全程加热(191°C),防止样品冷凝
五、常见故障排查
1. 零点漂移超范围
原因:零气不纯、过滤器堵塞、气路泄漏、传感器老化
解决:
检查零气纯度,必要时更换钢瓶或纯化器
清洁或更换过滤器
全面检漏并修复
重新校准,若无效则更换传感器
2. 测量值异常 / 偏差大
原因:
样气流量异常 (过高 / 过低)
气路污染或堵塞
传感器响应下降
标准气过期或使用不当
解决:
检查样气压力和流量,调整至规定范围
清洗或更换气路管线
重新校准,若无效则考虑传感器更换
验证标准气有效期和证书,必要时更新
3. 显示屏 / 通信故障
原因:电源异常、连接线松动、软件问题
解决:
检查电源和接地
重新连接并紧固通信线缆
重启设备,必要时更新固件
若屏幕损坏,联系 CAI 授权服务更换显示模块
六、安全操作注意事项
维护前准备:
断开电源并充分放电(≥5 分钟)
对被测气体管路用零气充分换气后再作业
摘下手表、戒指等金属物品,禁止湿手操作
特殊维护注意:
高压部件维修必须由持证专业人员进行
涉及防爆区域的维护,必须遵守Ex 认证程序,维修后需专业人员确认并出具证书
处理腐蚀性气体后,清洁接触部位和工具
紧急情况处理:
气体泄漏:立即关闭设备,通风换气,查找并修复泄漏源
设备冒烟 / 异味:立即断电,查明原因,切勿自行拆解高压部件
熔断器熔断:先检查原因,仅更换相同规格的熔断器
七、长期停用与重新启用
1. 长期停用 (>30 天)
关闭电源,断开所有气源和连接线
清洁仪器外部,套上防尘罩
存放于干燥通风环境 (温度 5-40°C,湿度 < 80%)
每月通电一次 (≥2 小时),防止电子元件受潮损坏
2. 重新启用
检查外观和连接,确认无损坏
全面清洁,更换过滤器
进行完整校准(零点 + 跨度 + 多点验证)
监测运行24 小时,确认性能稳定后投入使用
八、备件管理
备件清单:
过滤器组件 (根据型号)
密封圈 / 密封套件
校准气体 (零气、跨度气)
保险丝 (各种规格)
传感器 (根据使用频率和寿命)
备件更换周期参考:
泵膜:每 1-2 年或根据运行时间 (约 4000 小时)
电磁阀:每 2-3 年
传感器:按制造商建议寿命 (如 CO 传感器约 18 个月),或出现响应变慢 / 漂移超差时提前更换
总结
CAI 700 系列气体分析仪的维护保养关键在于预防性维护,遵循 "清洁、校准、检查、更换" 四大原则。定期维护可确保测量精度、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故障率。对于复杂故障或涉及核心部件的维修,建议联系 CAI 授权服务中心,避免自行拆解导致保修失效或安全风险。
扫一扫,关注微信